十二星座的血统
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有很多版本,我在此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品评,筛选出十二位伟大的皇帝。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1.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邯郸,从小在赵国当人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很显然嬴政的童年是灰色的。13岁父亲嬴异人死去,嬴政继位为秦国的国王,而歌女出身的妈妈居然跟别的男人私通,给自己生了弟弟。得不到母爱的嬴政,对自己的妈妈痛恨之极,经历种种打击,亲情在秦始皇眼里破灭了,从而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帝王,他毕生的梦想只有一个:统一天下,建立不朽之功业,洗刷自己童年的屈辱。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嬴政用10年的时间前后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统一天下,前221年于咸阳即皇帝位,称秦始皇。然后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通灵渠。废分封制,设立郡县制,在制度上统一的全国,结束了自东周以来五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之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他派蒙恬北征匈奴,收复河套之地。派赵佗南伐南越,开拓岭南之地,使中华版图达到前所未有。他征发百万农夫修筑连接了燕长城、赵长城、秦长城,抵御匈奴。这便是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他焚书坑儒,维护他的法家思想统治。他派徐福和卢生东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希望得到永生。公元前210年,50岁的秦始皇死于东海求仙的路上。他被后人誉为中华的祖龙,是千古一帝,他的功劳彪炳史册。
然而,他童年的缺失,使得他的性格残忍,不爱惜民力,几百万人筑长城、修阿房宫、北征南讨,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秦帝国刚统一不久,六国的百姓并未归心,残暴统治只会带来更大的仇恨,为秦朝最终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秦始皇不杀功臣武将,这表现出了秦始皇贵族出身的大气和高超的帝王之术。但他的性格里缺少柔和与温情,臣僚对他的只有怕,没有崇敬,所以始皇一死,秦帝国瞬间崩塌。
秦始皇,典型的白羊座性格,勇于进取,不达目的不罢休。
2.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生于楚国徐州丰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排行老三,所以他的名字叫刘季。他的父母都很长寿,生活小康,所以刘邦的童年是幸福和快乐的,但是刘邦性格放荡,不喜务农,喜欢结交朋友、喝酒,受家人排斥。
刘邦文不懂治国,武不懂打仗,自私好色胆小,这样一个无赖游民,又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凭借的就是他的高情商。刘邦没有才华,但他豁达大度,讲义气,能识人,也会用人,身边团结了很多忠实于他的有才华的人(萧何、韩信、张良、曹参、陈平、周勃等)。刘邦不拘小节,但是大事做的很明白,能屈能伸(参照鸿门宴前后表现),百折不挠(被项羽多次打败,但很快又能重整旗鼓),赏罚分明,懂得收复民心(约法三章),是一个很精明的政治家。他无权无势,起义时只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硬是在秦末群雄逐鹿中崭露头角,最终战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
刘邦的性格和嬴政正相反,嬴政出身贵族,有气度和涵养,性格严肃残忍,晚年极度自负;刘邦出身平民,没文化没修养,咋一看就是一个无赖,但性格狭义、敞亮、刚中有柔,能屈能伸,懂得爱惜百姓,当了皇帝能借鉴反思秦的弊政,杀伐果断地处理了功勋武将,封刘氏宗亲为王,虽然现在来看,刘邦复古分封制度对比秦始皇的郡县制是一种倒退,但是秦始皇搞的郡县制集权太过于超前,过激过急,对待皇族宗亲和文臣武将刻薄寡恩,使得秦始皇成为孤家寡人;刘邦则重视亲情,亲人也很多,他用亲情锁链保住他们刘家的这份“大产业”,分封刘氏宗亲为王,刘氏天下这一招牌深刻在百姓心中。然后在徐徐收回诸王权力(武帝时的推恩令),集权,恢复郡县制。这种逐步的改革,使汉王朝存活400余年,这与刘邦的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公元前195年汉高祖驾崩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长陵。刘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作为,以及他建立的大汉王朝,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汉高祖,典型的双子座性格,能屈能伸,不墨守陈规,人格魅力强大。
3.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生于长安,比刘邦整整小100岁,公元前87年逝世,寿70岁,葬于茂陵。刘彻出生时,汉朝已经建立了50年,刘氏家族早已不再是平民习气,而是升为贵族了。作为贵族的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有着同一个梦想:统一。
刘彻的曾祖父刘邦,是农民出身,所以打下这份大产业采取的是分封制,每个皇族包干分地,这样天下就都是我们刘家了。接下来,刘邦的老婆吕后,儿子文帝刘恒,孙子景帝刘启也都是这么干的,他们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尤其是文帝和景帝的“文景之治”,使百姓过上了好生活,国力蒸蒸日上。但是分封制到这时候隐患也显现出来了,就是皇帝的权力不够大,还有分裂的风险,刘姓诸王封有很大的地盘,自己可以造币、煮盐,俨然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虽然刘彻的爷爷文帝和爸爸景帝也采取过措施,限制王爷们的权力,但最终闹出了“七国之乱”。总之,还是缺少了雄才大略。刘彻则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大封王爷的儿子为王,早死没儿子的,土地收回,这样不出几十年,王爷们不知不觉的土地就没了,后代们都成了刘秀、刘备,种地和卖草鞋去了。此外,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号召天下读书人,只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从此上到皇帝,下到百姓,人们只有一个信仰,有利于全国的统一。中华从此有了向心力。
对外,汉武帝刘彻改变了高祖、吕后、文帝、景帝对匈奴的和亲的守势,主动出击,不服的就一个字,“打”!卫青、霍去病把匈奴这只猛虎,打成了病猫。同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说服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共抗匈奴,和大汉紧密团结,西域诸国索性都向汉朝称臣,大汉的版图从此延伸到了中亚,同时开创了丝绸之路,使大汉的威名远播世界。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刘彻,童年要比嬴政幸福,所以刘彻是自信的,他的性格有刚度也有温度。只是刘彻晚年在太子刘据的“巫蛊之祸”上有些昏庸,听信谗言,害死了贤明的太子,牵连数万人,可悲可叹。
刘彻和秦始皇一样,少年即皇帝位,在宫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长大,不免铺张奢侈,好大喜功;汉武帝晚年和秦始皇一样喜好长生不老之术;再加上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使得汉帝国的百姓人口减半,海内虚耗,国库空虚。好在汉武帝重用能臣桑弘羊,使帝国财政不至于崩溃;同时汉武帝本人及时醒悟,下轮台罪己诏,与民休息。在立接班人和辅政大臣上也比较得当,最终汉帝国在宣帝时迎来了复兴。
汉武帝,典型的狮子座性格,王者之气,霸道总裁,“寇可往,吾亦可往”。
4.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生于河南开封(陈留济阳)。汉高祖刘邦九世孙。虽然是皇族,但是前面说过,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这些落魄的凤凰社会地位真的是不如鸡,刘秀的父亲勉强是个县令,到刘秀这一辈,就是农民了。刘秀9岁丧父,上面有哥哥和姐姐,还有叔叔抚养,所以童年还算幸福。刘秀,人如其名,人长得文质彬彬,秀气温和。相反,他哥哥刘演,任侠仗义,不喜农事,很像刘邦。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军蜂拥而起,刘演也借机起势,想仿效当年汉高祖,成就大事。刘秀当时只是大哥刘演的一个小跟班,默默无闻。结果没成想,刘演锋芒毕露,刘邦没当成,到成了项羽。刘秀硬着头皮接管了刘演的军队,但是刘秀很低调,也很谨慎,知道自己的军队人单力薄,便借着皇族的声誉,和大官僚大地主联姻。同时在昆阳之战中,刘秀开挂,领导7千军队,打败了王莽的40万大军。让世人不容小看,纷纷投靠刘秀,天下归心,才有了东汉帝国。
刘秀的起点和刘邦一样,都是农民出身,昆阳一战定乾坤,势力逐渐壮大,终成帝业,总让人感觉这天下打得太容易了,就像有老天眷顾一样。当了皇帝的刘秀,仍然还是那么低调,爱民如子,休养生息,甚至不言兵事,外交上甚至忍辱负重,让匈奴欺负也不开战。努力发展经济,颇有“君子报仇,三十年不晚”的感觉。最终在汉和帝时收复西域,痛打匈奴,燕然勒铭。这点很像刘秀的性格,外柔内刚。在汉光武帝刘秀的努力下,东汉王朝国力快速恢复,到了他执政晚年,经济发展接近西汉强盛时期,史称“光武中兴”。公元57年,汉光武帝刘秀驾崩于洛阳,寿62岁,葬于汉陵。
刘秀以柔道治国,善待百姓,也善待辅佐他的功臣武将,以德服人,这一点比刘邦做得好。关系在于刘秀涵养好,宅心仁厚,上过太学,是知识分子。这样的人其实不适合做皇帝,皇帝手握权杖,不杀伐果断,自己的地位就很危险,没有狠劲是做不了的,但是刘秀就是那么特殊,人长的帅,善良脾气好,关键时刻老天眷顾,你说这不让人嫉妒吗?
还有一点忘了说了,刘秀虽然是皇帝,但是很痴情,阴丽华是他的初恋,还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样的誓言。结果大大超出了预想,不只娶了阴丽华,还封她为皇后,生了儿子刘庄后来还当上了皇帝。这人生完美得,好似童话故事。
汉光武帝,典型的巨蟹座性格,温情脉脉,暖男风范。择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5.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鲜卑人和混血,公元541年生于陕西(弘农)华阴的一个寺庙里,出生时,杨坚外貌奇特,甚至有些吓人,母亲不敢抚养他,所以便由尼姑抚养大。杨坚虽然出身贵族,其父亲杨忠还是北周的大将军、随国公,但是杨坚的童年一点也不幸福。寺庙清苦无聊的生活,母爱的缺失,使得杨坚从小养成了沉静内向孤僻的性格。说白了就是性格很不讨喜,很少有朋友喜欢这样的人。好在杨坚是贵族,好的出身不怕没前途,杨坚后来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的爵位,最后又当上了北周的宰相,女儿还是北周宣帝的皇后。
北周这个朝代时间不长,但是在北周孝武帝统治下,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隋文帝下山摘桃子,借着宣帝病死,自己是国丈兼宰相的身份,代周自立,轻松建立了隋朝。并且在589年,派大军灭了南陈,统一华夏,结束了从三国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同时,隋文帝设立三省六部制,政治制度划分更为细致合理,有效加强了管理,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同时,隋文帝开科举取士,让百姓从此可以通过读书考试来当官,废除了魏晋南北朝士族官宦世袭的“九品中正制”,这一点无疑是进步的。由此可见,杨坚其功劳成就堪比秦始皇。隋文帝生活很简朴,甚至有些吝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只专心工作。人们都知道隋朝很富有,国库里的粮食50年也吃不完。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性格内敛,有些乖张,贵为皇帝,却很吝啬,没有业余爱好,就知道攒钱。杨坚的皇后,独孤氏,很强势,杨坚对她又爱又怕,当了20年皇帝,硬是没有纳一个妃子,这很不寻常。结果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松了一口气,开始放飞自我,什么贤德明君,什么用情专一,什么艰苦朴素、爱惜民力,全然丢掉脑后了。生命最后几年,隋文帝性情大变,暴躁昏聩。要不是死得早,我怀疑他的下场会很像李隆基。但不管怎样,隋文帝的成就摆着,历史贡献巨大,不容抹杀。
隋文帝,典型的摩羯座性格,没有什么爱好,就知道默默工作,能忍耐,但背后或许有着惊人的秘密。
6.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甘肃),公元598年出生于武功别馆(陕西),贵族出身。李世民和杨坚一样,都是鲜卑人和混血,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渊是唐国公,驻守晋阳。无疑,李世民的童年是幸福的。
李世民因为有鲜卑血统,所以从小骑马射箭特别厉害,还非常喜欢《孙子兵法》,是个天生的军事家。谁知阴差阳错,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趁势起兵,攻取了长安(大兴)城,继位当了皇帝,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了皇子。之前当将军的梦想,变成了皇帝梦。李世民打仗有多厉害,我就不多说了,《隋唐演义》里说过,电视里也都演过。也有人评论李世民是帝王中打仗最厉害的一个。
李世民性格外向、刚烈、豪放、坦率,有时也很能隐忍。富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总之,是个当皇帝的好料。他杀了太子的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劝退李渊,于公元626年继皇帝位,第二年改元贞观,创建了“贞观之治”。他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为相,虚心纳谏。大唐的经济和国力发展很快。李世民也成了明君的典范。
他在630年,派李靖灭了东突厥,周边少数居民族都很服气,拜李世民为“天可汗”。这也是中原王朝的一大荣耀。
但是李世民和杨坚,甚至杨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善始不能善终,后面的李隆基也是这个问题,悲催的是李隆基寿命格外长,活了78岁,所以他晚年的昏庸奢靡,对危害格外大。
好在李世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清醒,晚年做了《帝范》教导太子李治效法三代古贤帝王,不要学他李世民。不管怎样,李世民还是很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皇帝典范,当之无愧。
唐太宗,典型的射手座,放浪叛逆爱自由,雷厉风行,爱哭爱笑,有魅力。
7.武则天
武则天,名字叫武媚娘,武曌。山西并州文水人。624年—705年,寿82岁。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小官僚家庭出身,并不是什么元勋贵族,在注重门第的隋唐时期,这是难以跟皇帝贴上边的,更何况她还是个女人。所以,武则天能做到这一切,是有多么了不起。
武则天的童年还算是幸福的,她12岁父亲去世,14岁入宫入侍太宗皇帝,封为才人。之后默默无闻,直到李治当上太子,太宗病重时太子认识了武才人,并被她的美貌所迷住。然后就是太宗病逝,武才人发配感业寺出家做尼姑,这也是武则天的一次历练。之后不久新皇帝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经历感业寺的历练,武则天完美地施展了他的才华,扳倒了看不上她的长孙无忌,斗倒了王皇后和肖淑妃,甚至为了扳倒对手,她连自己的女儿都舍得掐死。但正是常人所不能干的事,才能成就后来的女皇帝。660年,长孙无忌死,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开始共同执政,李治当时经常患头风病,不能批奏折,经常是武则天,所以从660年以后,基本上就是武则天在执政,管理大唐。她以非凡的才干,把帝国管理得井井有条。
683年,高宗李治病死,武则天摄政,684年废儿子李显帝位,临朝称制,其实就是皇帝了,只不过没有名分而已。690年,武则天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在位,更大的功劳是大力推进科举制度,大力提拔庶族为官,例如开元盛世的明相,姚崇、宋璟,一代名臣狄仁杰等。正是在她的努力下,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制度逐渐衰落下去,入朝为官不在看你是否是什么大户人家,名门望族,而是看你的军功,看你的科举考试成绩,人人都有可能当官,报效。这样,政治清明,官场净化,效率提高,为了后面的开元盛世做好的铺垫。
但是武则天毕竟是女人,反对者太多,为了加强同时,武则天也重用酷吏搞特务政治,牵连了不少正直的大臣。
武则天从660年执政,到705年去世,掌权差不多半个世纪,中国历史五千年,只出了一个女皇帝,而且这皇帝当得还很不错,这在封建社会来说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武则天,典型的处女座性格,美丽聪明,自律,有韧性,果断,有完美主义倾向。
8.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祖籍河北涿郡,生于洛阳。军人世家。父亲赵弘殷,是后汉后周的武将。父严母慈,家境殷实,赵匡胤的童年无疑是快乐的。赵匡胤从小喜欢舞刀弄棒,文化水平不高,却特别喜欢文化人;虽然是个将军,但是却待人宽厚,行侠仗义,有长者之风。他当皇帝也是机缘,后周世宗柴荣本来很有能力,但无奈英年早逝,统一天下的大业只进行到一半。作为后周的大将,赵匡胤本来是没有野心当皇帝的,但是柴荣死后儿子只有8岁,这么小当皇帝怎么能服众呢,并且朝庭内也没有什么德高望重的文臣辅助。在那个有兵有地盘就可称王称霸的乱世,赵匡胤不想当皇帝,别人也会当皇帝的,所以我认为,赵匡胤当皇帝不应背上篡位的骂名,而且老赵对柴荣的后代特别好,发了免死牌,犯了错也不杀他们。
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了皇帝后,继续完成周世宗的遗志,灭了南方诸国,算是统一了华夏。但宋朝这国土版图真的是太小了,就好比买了60平米的房子,虽然够住,但是很憋屈。要知道以前的唐朝可是100平米的大洋房呀。但这也不能怪老赵,前几任房主,败家败得太厉害,加上邻居契丹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就委屈一点吧。
武功虽然是宋朝的短板,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文化上、经济上,宋朝是真的强。这一点,赵匡胤功不可没。他定的国策就是重农也重商,这可能跟他是商朝(善于经商)到春秋时的宋国人后裔有关,老赵家,都很重视经商,挣钱才是王道。有了钱,就可以雇用士兵打仗,所以我们不用刻意增强军事战斗力,只管挣钱就行了,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同时,重视文化人,大力发展科举制度,社会从上到下尊重读书人,当官的必须得有文化,士大夫犯了罪,不杀头,顶多流放,过几年还可赦免。所以宋朝那些文臣文人生活都很好,对也都很忠诚,出了很多正直贤良的大臣。诗词字画艺术成就很高。
但一文一武,这好比是两条腿走路,缺了一条腿,就是残疾人。赵匡胤为了避免他的手下武将也像他那样篡位,他便杯酒释兵权,打压武将地位。他用一条腿走路,哪怕那条腿再粗壮,那也是不正常的,是畸形的。赵匡胤打仗很厉害还好说,后面的皇帝根本不懂军事,手下也缺少名将,即使有也不会重用,所以对外战斗力弱一直是宋朝的痼疾,百年后的靖康之耻,三百年后的崖山投海的悲剧,赵匡胤是要承担责任的。
宋太祖,典型的双鱼座性格,没有太大的事业抱负,但善于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人宽和有爱心。
9.元世祖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生于蒙古,父亲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小儿子。
忽必烈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大哥蒙哥,下面三弟旭烈兀、四弟阿里不哥。
童年,父母健在,不缺爱。爷爷成吉思汗东征西讨,蒙古帝国蒸蒸日上,他们以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骄傲,无疑,忽必烈的童年也是幸福的。
忽必烈长大后,总领金国土地,接触了大量的汉族人,学习到了很多汉族的文化,深为汉族的文明所折服。后来又带兵攻打南宋,笼络了很多为官。后来蒙古大汗蒙哥病死,身为二弟的忽必烈有了夺权的野心,和四弟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打了四年的战争。家族里有的支持忽必烈,有的支持阿里不哥,慢慢地蒙古帝国分裂了,忽必烈统领蒙古大漠加上征服的金国南宋国,建立了大元帝国,于1271年即皇帝位。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重用刘秉忠,设计了元大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载了元大都的见闻。无疑,元朝帝国是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帝国。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天下一统,这无疑是进步的,同时他宽仁爱民,发展经济,重用为官,崇尚汉文化,所以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认为忽必烈是中国人,元朝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但是忽必烈也穷兵黩武,征讨日本的两次失败,征讨越南的失败,劳民伤财,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得民心的战争终究是不会胜利的。忽必烈的后代们汉族和蒙古族矛盾加剧,被歧视,甚至不接纳中华文化,所以终究被历史所淘汰,内部争权夺利,官场腐败黑暗,在最终立国不过几十年,最后被明朝灭亡。
元世祖,典型的金牛座性格,为人宽厚,大气稳重,但也很贪婪成性。
10.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贫农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最终当上了皇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王朝帝国。这在中国,或许在世界,都是独一份。
朱元璋童年,可以用“惨绝人寰”四个字来形容,6岁,爸爸妈妈哥哥就都死了,而且是活活饿死的,死的时候穷得连棺材都没有。一贫如洗。这要是换成其他人,能活下去都是奇迹。朱元璋,一个6小孩硬是活了下去。不用说,他的童年是噩梦般存在。
这样的人是什么性格呢?别人对我的好我不会忘,别人对我的坏我也不会忘,好的坏的,将来我都会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奉还。除了至亲的亲人,其他人都是外人,我谁也不信。
朱元璋,没上过学,只是给地主放牛时自学认得几个字,后来戎马生涯,朱元璋都不忘自学充电,领兵打仗很有一套。这更多的在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感悟吧。和刘邦一样,朱元璋虽然出身低,但是他很有领导力,会用人,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名臣名将,铸就了他的帝业。更了不起的是他推翻了元蒙的统治,建立了王朝。
朱元璋收复了宋朝三百年都没有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收复了唐末以来就没见过的辽东,等等,他还派徐达、蓝玉等名将远征漠北连续打击北元政权,隐约间让我们看到了千年前汉武帝唐太宗漠北打匈奴灭突厥,封狼居胥的影子。
在内政上,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自己乾纲独断。还设八股文取士,禁锢读书人的思想。还设立了锦衣卫,搞特务监察百官和百姓的不轨行为。这背后,朱元璋自卑、多疑的性格显露无疑。没办法,这都是童年阴影造成的。
但是朱元璋的童年阴影,也触发了他对官僚的狠,对贪官的极度痛恨,贪污三十两就要扒皮填草。搞得明朝初期,当官的活得还不如百姓。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对待农民特别好。所以朱元璋执政,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大,全国土地得到大力开采,社会经济发展很快。这也为了后面的永乐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反过来,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都没有那么幸福了,马皇后活着的时候,朱元璋还知道忍住脾气,马皇后一死,朱元璋就开始释放天性了,童年里的那些寒光宝剑,铁斧大刀全亮出来了。胡惟庸案、蓝玉案,杀死功臣数万人。开国元勋屠之殆尽。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寿71岁,葬于孝陵。
朱元璋,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恶魔,他的一生都摆脱不了那噩梦般的童年阴影。
明太祖,典型的天蝎座性格,阴狠刻毒,嫉恶如仇,但也十分忠于爱的人。
11.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1360年生于南京应天。朱元璋第四子,母亲不详,被名义上的母亲马皇后抚养大。所以朱棣的童年还是幸福的。朱棣出生时,朱元璋还在和陈友谅、张士诚们打仗,连名字都没给他起。学习教育什么的,都是大明建国后才开始的。
朱棣的性格有些像朱元璋,很懂得权谋,杀伐果断。但是由于不是长子,即使有才干,也没有封为太子。
但在朱元璋的铁血无情之下,他的儿子太子朱标和太孙朱允炆,又是那么的仁弱。这么双管齐下,就为了后面的朱棣夺取皇位创造了条件。
靖难之役,朱棣把侄子朱允炆赶下皇帝宝座。1402年,朱棣在南京继位,第二年改年号永乐,史称永乐皇帝。
永乐皇帝,得位不正,王爷造反从古至今,只有他朱棣一个人成功了,不免有些战战兢兢,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哪天他的皇帝位子就没了,这点他很像老爸朱元璋,不同的是朱元璋的自卑是先天的,朱棣是后天的。自卑怎么办》解决办法就是杀人,朱棣诛了方孝孺的十族,也算是前古未有。
但是和朱元璋不同的是,朱棣对于支持他的功臣们都是无限信任的,杨士奇、杨荣、杨傅、夏元吉等他都是无限信任的。当然,还有那个靖难之役的策划人——黑衣宰相姚广孝。
永乐帝得位不正,那他就要努力去证明自己,要让自己名垂青史,让世人看看,他这个皇帝够不够格,所以他的一生,做了很多的大事:
之一,迁都北京。这个很好解释,南京是朱元璋、朱允炆的老巢。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朱棣在南京当皇帝,是打客场,不占天时,不占地利,更不占人和。还有明朝当时的大患是北方大漠的鞑靼瓦剌,朱棣害怕自己在南京的温柔乡里融化掉。所以他必须要定都北京,天子守边,虎睨漠北。
第二,设立奴儿干都司,治理东北。明朝疆域东北远达库页岛,这是和汉武帝通西域一样的壮举。
第三,郑和下西洋。郑和一共下了七次西洋,前六次是在永乐朝。下西洋是个浩大的工程,有人说这么做得不偿失,大明只是去国外宣扬了国威,但是尽是做赔钱的买卖,也没有促进民间对外贸易。但是不管怎样,下西洋这一举动是开放性的,如果永乐朝之后的皇帝好好引导,进而开放国门,世界的资本主义萌芽就会从中国开始,也未可知。
第四,编撰《永乐大典》。这个是实打实的功德无量之事。《永乐大典》一开始是解缙主持编修,永乐不满意,后来是姚广孝主持。全书2万多卷,1万多册,3.7亿字。都是用手抄写的,只能说太佩服了。收录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图书,可惜大部分由于战乱,散佚丢失了。
第五,疏通大运河。大运河虽然在元朝忽必烈时疏通过,但是到了明朝就已经堵塞了,永乐时重新疏通,为了使得南京的物质大量运送北京带来的便利。也促进了大运河两岸的经济的发展。
第六,北征大漠,南伐安南。永乐帝亲征,五次北征大漠的鞑靼和瓦剌,除了前两次有过激烈的战斗外,后面的三次鞑靼瓦剌看见明军就遁逃了,可见当时大明的威慑力。南伐安南,就是越南,永乐派朱能、张辅二将讨伐并占领了越南,统治了20余年。这是唐朝以后没有的,后面的清朝也没有做到。
可以说,永乐朝,大明的声威远播海内外,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这是在唐太宗、唐玄宗、汉武帝时期才看到的。明史评论道“远迈汉唐”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永乐统治这短短22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无论是打仗,还是迁都建宫殿,还是下西洋,其他的皇帝做一件事就很了不得了,朱棣一下子做了这么多,每件事都是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哪来那么多劳动力,哪来那么多钱,不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来的吗?所以做这种事,弄不好就有亡国的危险。秦朝和隋炀帝就是前车之鉴。但好在朱棣自己很清醒,知道爱惜百姓,自己生活也很简朴,同时重用夏元吉这样的懂财政的大臣,怎样省着花钱,能让帝国的财政自如运转。但是永乐后期的唐赛儿起义,也从侧面印证了,永乐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所为盛世,其实难负。
明成祖,典型的水瓶座性格,胆子大,有个性,很理性。
12.清圣祖
清圣祖,即爱新觉罗•玄烨,因为年号康熙,所以人们经常称他为康熙皇帝。康熙1654年出生在北京。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满族人。
现在有很多人对清朝不屑一顾,认为清朝的皇帝都是女真人,满族人,不是,非我族类。但我要说,满族人不是,但他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 在汉民族的狭义眼光看中国史,五胡乱华,北方很多都融入有胡人的血液。李世民和杨坚不也是混血吗,我们能不认同隋朝和唐朝吗?清朝的满人已经被汉民族同化,他们说汉语,写汉字,拜孔子,我认为就不用计较。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康熙的历史功绩大家也都很清楚了,擒鳌拜、灭三藩、收台湾、打沙俄、平定征讨噶尔丹。可谓武功赫赫。奠定了今天的中华版图。
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是祖母孝庄皇太后抚养大的。8岁前,童年还是快乐的,10岁虽然是孤儿,但那时他已是皇帝,还有孝庄太后撑腰,所以是不缺安全感的。这样的环境下,康熙没有童年阴影,但是父母过早的离世,以及他皇帝的身份,使得他要比同龄的孩子早熟,很早就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在他16岁设计擒拿权臣鳌拜,收复政权看得出来。
康熙晚年还改革了税制,去掉人头税,定下“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多生娃,促生产,为“康乾盛世”开了头。
康熙没有童年阴影,所以他的性格是宽仁平和的,这也体现在下江南,跪拜明太祖朱元璋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很欣赏朱元璋,这一举动收买了很多对康熙,对清王朝的好感。无论这举动是真心还是作秀,这都是政治家的体现,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但是这种宽仁的性格,在对待自己争权夺位的儿子身上就麻烦了。康熙当了61年的皇帝,这在中国封建皇帝中是最长的。康熙晚年,因为当的皇帝时间太长了,也就有些倦政了,搞起了无为而治,官场上开始出现贪污腐化,连年的对外战争,国库也逐渐亏空。这些都是康熙的责任。但不管怎样,人无完人,康熙最终立雍正为储君,就是知道他的脾气,能够改革自己的弊政,而雍正皇帝也不负康熙所望,为后来的清朝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圣祖,典型的天秤座性格,为人公正,聪明博学,事业多有成就。
以上就是与十二星座的血统相关内容,是关于李世民的分享。看完十二星座代表的皇后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