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社会热点2023-12-09 10:12:56未知

2023年12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原标题:2023年12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年1月8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国政府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和入境政策,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作为临时措施,中国驻外使领馆自2023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按原收费标准的75%收取来华签证费。具体情况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咨询。

香港中评社记者:据报道,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7日表示,为促进旅游和经济,印尼正考虑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国公民实施免签证入境政策。此前,马来西亚已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政策,泰国也面向中国游客实施了阶段性免签政策。昨天,中国同新加坡宣布达成30天互免签证安排,中国与周边国家间互免签证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欢迎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措施。我们愿同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为畅通中外人员往来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更多便利。

路透社记者:台湾“国防部”今天表示,一个中方的气象气球于周四越过了台湾海峡中线。外交部能否提供关于气球地点或目的的信息?此外,台湾“外交部”今天表示,对于结束与台湾关系转向中国的拉美国家,中方没有履行承诺。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说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存在什么“国防部”“外交部”。关于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不掌握有关情况,这也不是一个外交问题。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我想说的是,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正常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相关互利合作正在积极推进。无论台湾民进党当局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良好发展势头。

在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12月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举行,王毅外长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发言人能否介绍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

汪文斌:昨天,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宋金达、泰国副总理兼外长班比、越南外长裴青山、老挝党中联部部长通沙万出席。会议围绕“共同迈向现代化、培育次区域发展新优势”主题,回顾了澜湄合作进展,规划了下阶段重点工作,为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做好了筹备,凝聚了共识。

王毅外长在会上表示,自第七次外长会以来,各方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取得系列新成果,打造了多个新亮点:一是高层引领合作提质升级,二是经贸往来全面提速,三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四是澜湄民心相知相通。作为首个由澜湄六国共同发起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已成为推动本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的重要平台。

中方建议重点推进澜湄合作六大方向工作:一是推动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加强高层往来,引领澜湄合作战略方向;加强对接发展战略,建设好澜湄大市场;坚持以民为本,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民众、造福民生。二是打造更加联动的经济发展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扩大贸易投资,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进一步开展跨境经济特区等合作,助力六国联动发展。三是营造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把安全合作作为下阶段合作重点,尽快通过“平安澜湄行动方案”,坚决打击次区域跨境犯罪,尤其是电诈网赌,铲除危害民众安全、干扰各国发展的安全毒瘤。四是迈向更加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六国科技主管部门正协商建设次区域创新走廊,中方愿在创新走廊框架下开展更多数字经济和创新合作。遵循《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精神,同湄公河五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合作。五是深化更具特色的人文合作。在旅游、体育、媒体、地方、高校、青年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人文交流,让六国人民好上加好、亲上加亲。六是倡导更加包容的合作理念。我们坚持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正确方向,将大力推动澜湄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三河流域机制、湄公河委员会等机制协调发展,把次区域打造为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和谐家园。

湄公河国家外长高度评价澜湄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赞赏中方为推动澜湄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一致认为澜湄合作已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发展繁荣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和经济形势下,澜湄国家要共同推进次区域合作,深化相互依存,用好机制平台和相关基金,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有的国家还提出了加强工业化合作的一些具体领域,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各方一致同意,加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深化互联互通等优先领域合作,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本次外长会高效务实、富有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六国共同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信心。中方将与湄公河国家携手努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和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让澜湄合作的根基更加扎实,步伐更加稳健,道路更加宽阔,更好造福流域各国人民。

彭博社记者:彭博社今天发表了一篇文章,显示近年来,中国当局对内蒙古的蒙古族人表达民族身份施加了限制,比如在学校使用蒙古语学习。鉴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在过去一直是其与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争论的焦点,外交部是否认为报道中提到的情况会影响中国对外关系?

汪文斌:我还没有看到这篇报道。你能说一下这篇报道的主要观点吗?

记者补充:该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最近记者到内蒙古采访发现,在学校里,学生不再被允许使用蒙古语学习,而是必须使用汉语。

汪文斌:你提到相关记者团曾到内蒙古采访。如果他们真正客观、认真、细致地在内蒙古的街头巷尾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所谓限制内蒙古当地的语言文字、限制用蒙古语教学这样一些说法都纯属无稽之谈。

中国政府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各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你问到中方相关规定会不会影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只要有关国家坚持按照相互尊重的原则、秉持不干涉内政的政策和中方发展关系,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就不会受到影响。


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据报道,菲律宾众议院6日通过决议,“谴责”中国在南海的“非法行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菲律宾众议院通过的所谓决议在涉海问题上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歪曲抹黑,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我愿在此重申中方以下严正立场:

第一,中国对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在南海的上述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第二,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违背“国家同意”原则,越权审理、枉法裁判,严重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一般国际法,所做裁决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非法裁决,不接受任何基于该非法裁决的主张和行动,这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该非法裁决的影响。任何企图要求中方接受该非法裁决的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第三,中方在南沙群岛自己的领土上开展建设并部署必要的防御设施,中国军警舰船在中国管辖海域巡航,中国科研部门在中国管辖海域开展科考活动,中国渔船在中国管辖海域生产作业,完全正当合法、无可非议。

第四,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律宾派军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频繁派船只非法闯入仁爱礁邻近海域运送建筑物资,企图加固“坐滩”军舰,这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方将继续依据国内法和国际法,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主权。

第五,中国在南海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是保护中国管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正常措施,也是履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义务的具体体现。菲方不应说三道四。

第六,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频繁派员登临铁线礁等中国南沙无人岛礁,派舰机冲闯中国南沙岛礁及黄岩岛邻近海空域,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危害中方安全,严重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严重影响南海和平稳定,中方已就此向菲方提出近百次严正交涉并提交抗议照会。

中方再次奉劝菲方,立即停止炒作中菲海上争议,停止海上侵权挑衅行为,尽快回到通过谈判协商妥处涉海分歧的正轨,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共同社记者:驻日大使吴江浩6日同日本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会谈时表示,着力推进包括政党、政界在内的各领域交流沟通。但中日执政党之间的交流还没正式恢复,中方对此持何态度?

汪文斌:中方对包括党际交流在内的中日交流合作持开放态度。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将“战略互惠关系”定位作为推进双边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遵循,朝着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这一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北京日报》记者:据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根据《联合国宪章》第99条致信安理会轮值主席,认为加沙局势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提请安理会采取行动,推动人道主义停火,避免更大人道灾难。这是50多年来联合国秘书长首次援引该条款。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本轮巴以冲突延宕至今,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古特雷斯秘书长的呼吁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加沙严峻局势的强烈担忧。国际社会必须为挽救生命、恢复和平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安理会要倾听广大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呼声,及时采取进一步行动,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缓解人道局势。中方日前发布的《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充分体现了上述立场。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和秘书处斡旋努力,我们将继续同有关各方加强协调,为推动危机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现场外媒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由中国担任共同主席的赞比亚官方债权人委员会是否已就如何定义“待遇可比性”以及他们希望赞比亚债券持有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达成一致?官方债权人委员会或者该委员会、赞比亚以及所有债券持有人是否举行了进一步会议?

汪文斌:中方高度重视赞比亚债务问题,一直积极推动赞比亚债委会债务处置工作。中方始终呼吁各方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参与赞比亚债务处置进程,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系统、有效帮助赞比亚走出债务困境。债委会正在就此协商,中方有关部门将继续以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参与有关进程。

彭博社记者:美国和墨西哥签署了一项协议,专门审查与中国企业有关的外国投资。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一贯认为出于政治目的,对正常经贸投资活动人为设限,干扰相关合作,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我们敦促美方不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尊重市场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为各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中新社记者: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此次会晤讨论了哪些重要议题,达成了哪些成果共识?欧盟领导人会后积极评价此次会晤,同时表示高度关注贸易不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中方对此如何回应?

汪文斌: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恰逢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予以会见,李强总理同欧盟两位主席举行会晤,双方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双方认为,此次会晤坦诚、深入、富有成效,增进了中欧双方相互了解,深化了战略沟通,凝聚了合作共识。

一是明确了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双方同意发挥好中欧领导人会晤和五大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加强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增强中欧关系的稳定性、互惠性。二是确定了中欧加强互利合作的重点领域,在贸易投资、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出口管制等领域加强对话合作。三是彰显了中欧加快恢复人员往来的积极意愿,支持加强中欧人文交流,同意明年举行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新一次会议。四是发出了中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信号,支持践行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协调,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我们要看到中欧贸易现状是宏观经济环境、国际贸易条件和双方产业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责给某一方,或者归咎于市场准入问题。欧方反复提及去年对华贸易逆差大涨,这更多是受到能源价格、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性。今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已经大幅下降。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将继续向欧洲开放,我们欢迎欧洲企业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带来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希望欧盟放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这将有力推动双边贸易更加平衡发展。

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把需求限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中国新能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对欧盟绿色转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希望欧方客观公正看待,不能把欧盟目前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不要以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我们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重要共识,坚持伙伴定位,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彭博社记者:请问此项政策是面向所有国家还是部分国家?

汪文斌:该政策覆盖中国所有驻外使领馆。

汪文斌回答记者提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