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外溢 巴以冲突外溢对中国的影响

社会热点2024-01-11 08:19:54未知

巴以冲突外溢 巴以冲突外溢对中国的影响

近期,巴以冲突的外溢影响呈现不可控趋势。首先,以色列加强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攻势引起广泛关注,从刺杀哈马斯“二号人物”到本周打死两名黎巴嫩军事高官,事后美国态度耐人寻味。与此同时,以色列在加沙造成的人道危机在国际社会中引起极大反感,即便是一直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也因此发出杂音。

近期,以色列连续两次刺杀黎巴嫩武装领导人。有分析认为,以色列似乎想要在不引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打击北部边境的黎巴嫩真主党,但或许事与愿违。

黎巴嫩真主党方面的回应相当强烈,或者说报复来得极快,黎巴嫩真主党9日当天出动多架无人机袭击了位于以色列塞费德的以军北方司令部总部。塞费德距离黎以边界大约14公里,与黎巴嫩真主党和以军时常交火的区域相隔较远。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首次袭击到这里,显示黎以边境紧张局势正不断升级。



黎以边境紧张局势正不断升级 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此时向北开辟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新战线并不明智,外界担忧随着黎以交火不断升级,中东或将走向另一不可控的深渊。与此同时,美方近来的表态也耐人寻味。美国国防情报局(DIA)一项最新秘密评估认为,在加沙地带冲突持续的情况下,以色列如果升级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行动,将难以获胜。《华盛顿邮报》本月7日援引两名美国知情官员的话披露了这一评估结果,目前美国防情报局未予置评。报道还指出,美国政府私下警告以色列不要对黎巴嫩真主党开战。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美国的相关表态来看,针对以色列在黎巴嫩真主党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美国是比较担心的,也是不支持的。此外,本月2日以色列空袭刺杀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事后白宫立即表态“事先不知情”,参考以往白宫表态可以看出,美国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不同意、不认同。

巴以冲突影响外溢 美政府与学术界皆受牵连

由于巴以冲突的外溢影响持续加大,美国政府内部逐渐出现分裂局面。据《纽约时报》去年11月14日报道,来自大约40个美政府机构的超过400名美国官员和工作人员联名致信总统拜登,批评他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发动战争的立场。其中的一些联名者曾在上届大选中帮助过拜登胜选。

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信件副本指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支持停火”。去年10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有高达66%的美国人,包括80%的民主党人,均认为美国应该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其停火。而美国共和党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则批评拜登政府为以色列做得还不够,牛新春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和犹太财团的影响力。



拜登与内塔尼亚胡会面 资料图

“美国两党在以色列问题上的分歧并非近期才出现,而是在过去十年间就已逐渐显现。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对以色列的支持很一致,两党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分歧。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里,民主党对以色列的支持逐渐减弱,而共和党则越发强硬。这一分歧在民主党内部尤为显著,在奥巴马时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的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内塔尼亚胡访美未获奥巴马邀请,而得到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邀请的情况。”牛新春说。

除了美国政府层面的杂音,美国学术界也遭受牵连。近期,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因在校园“反犹”问题上没有发出明确表态而招致批评,最终被迫离职。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等捐赠人和校友,以及一些政界人士都对哈佛大学感到不满,认为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这所大学在充分保护犹太学生免受骚扰方面做得不够。有些教职员工多年来一直忧心该大学为了安抚倡导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人士而在言论自由问题上作出让步。

去年12月,美国国会举行了一场关于校园“反犹”问题的听证会。据美国之音网站报道,在这场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共同参加的听证会上,共和党众议员斯蒂芬尼克问道,“反犹”言论是否违反学校有关霸凌和骚扰的行为准则,三名校长拒绝明确回答“是”或“否”,并表示必须权衡言论自由保护。



2023年12月,哈佛大学校长盖伊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长一起,就其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问题向众议院委员会作证 图源:《华尔街日报》

这一表态立刻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70多名国会议员签署了一封信,要求这三所大学的董事会罢免校长,一些捐赠人也威胁取消对学校的捐赠。迫于巨大压力,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莉兹·马吉尔在国会听证会4天后被迫辞职。尽管哈佛大学一度顶住压力,700多名教职工联名写信支持校长盖伊,但在保守势力、媒体与资本的巨大压力下,盖伊还是于1月2日辞去校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53岁的盖伊于去年7月才出任校长一职,是哈佛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校长,同时也是哈佛第一位黑人校长。《纽约时报》报道说,为盖伊辩护的人认为她的辞职会鼓励保守派增加对大学的干预,危及学术自由。

作者丨李长春,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